舟山眼镜蛇[3][4][注 1](学名:Naja atra,台湾称中华眼镜蛇[6]),在广东、香港俗称饭铲头,台湾则称之为眼镜蛇、饭匙倩、饭匙蛇、饭匙铳(台罗;pn̄g-sî-tshìng)、膨颈蛇、五毒蛇。属于眼镜蛇科,分布于中国大陆南部、台湾和越南北部的中低海拔地区,属大型蛇类,身上有细环纹、颈背部具白色环纹,由于被激怒时前身昂起,且膨大颈部后方花纹呈眼镜状,故被称做为眼镜蛇,为台湾六大毒蛇之一。[7]
中华眼镜蛇
保护状况
易危(IUCN 3.1)[1]
CITES 附录Ⅱ(CITES)[2]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爬行纲 Reptilia
目:
有鳞目 Squamata
亚目:
蛇亚目 Serpentes
科:
眼镜蛇科 Elapidae
属:
眼镜蛇属 Naja
种:
中华眼镜蛇 N. atra
二名法
Naja atraCantor, 1842
Naja atra 分布范围
异名
Naja atra Cantor 1842
Naja tripudians var. scopinucha Cope, 1859
Naja tripudians var. unicolor Von Martens, 1876
Naia tripudians var. fasciata Boulenger, 1896
眼镜蛇舟山亚种 Naja naja atra Stejneger, 1907
Naja kaouthia atra Deraniyagala, 1960
Naja naja atra Golay, 1985
Naja sputatrix atra Lingenhole & Trutnau, 1989
Naja atra Ziegler, 2002
Naja (Naja) atra Wallach, 2009
目录
1 习性
2 毒性
3 繁殖
4 保育状况
5 相关条目
6 注释
7 参考来源
习性
编辑
清楚呈现颈部花纹的眼镜蛇
主要栖息于山区、农垦地,在白天活动,但遇到天气较为闷热的时候,会改在黄昏活动,遇到威胁时会将头部昂起颈部扩张成扁平状,通常不会主动攻击。[8]以鱼类、两栖类、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为食物。
毒性
编辑
中华眼镜蛇的毒性强烈,LD50值为0.53mg/kg,其毒性能致人于死地,而中华眼镜蛇每次攻击都能排放219毫克的毒液,[9]其毒液里含有神经毒素,会破坏受害者的神经系统,受害者会因呼吸困难或心跳减弱而死亡,但由于现今的医疗技术越趋提高,血清的数量也颇多,所以很少有人因被中华眼镜蛇咬而死亡。
繁殖
编辑
每年的5月交配,夏天时产卵,卵需1至2个月的孵化时间,刚出生的小蛇约有20公分,最大可长至约2公尺。饭匙倩在台湾保育等级属于不应予保育类。[7]
保育状况
编辑
其被列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二的物种,被限制出口及贸易。
本种于2023年被收录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10]。
相关条目
编辑
台湾保育物种列表
注释
编辑
^ 在《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4版)》中只有“舟山眼镜蛇”这一名称,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等文献中亦如此,不过有些学者会使用“中华眼镜蛇”[5]。
参考来源
编辑
^ Ji, X. & Li, P. (2014). Naja atr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Version 2014.3.
^ Appendices | CITES. cites.org. [2022-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5).
^ Cai Bo(蔡波)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et al, 2024. Naja atr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 Catalogue of Life China: 2024 Annual Checklist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4版), Beijing, China, 2024-04-14 [2024-06].
^ 林隆慧. 眼镜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OL].(2023-05-25)[2024]//陈奎元. 中国大百科全书. 3版网络版.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张迎征. 野生与人工养殖的中华眼镜蛇(Naja atra)毒液的比较研究[D]. 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6.
^ 陽明山國家公園動物廊道. [2022-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20) (中文(台湾)).
^ 7.0 7.1 臺灣國家公園|眼鏡蛇 Naja atra. [2018-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8) (中文(台湾)).
^ Reptiles and Amphibias
^ Snakes of medical importance
^ 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2023-06-26 [2023-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09).